yarden UZzZt2zeFzc unsplash

氧化鋅和二氧化鈦是目前僅有的兩種物理性防曬成分,它們各有不同特性,但防曬效果真的一樣嗎?到底該怎麼選呢?本篇將告訴你:

 

物理性防曬都很厚重嗎?

過去一般認為化學性防曬較輕薄,物理性防曬較厚重,但隨著技術進步,物理性防曬成分的顆粒變得越來越「迷你」。二氧化鈦是奈米等級,而氧化鋅則有多種形式,包括奈米級和非奈米級。

不過,別認為顆粒越小越好。事實上,以氧化鋅為例,「非奈米 (100 奈米以上)」才是更佳選擇,因為一般氧化鋅阻擋的波長可達 700 奈米,而奈米氧化鋅則只達到 380 ~ 400 奈米。

 

氧化鋅 vs. 二氧化鈦,哪個比較不泛白?

當濃度較低時,氧化鋅和二氧化鈦在皮膚上的感覺都差不多。不過低濃度達不到應有的防曬效果。因此,一旦將濃度提高到 20 % 左右以提升防曬力,二氧化鈦就容易泛白,因為它的折射率高於氧化鋅,顯得較不透明。

因此含有二氧化鈦的防曬品,若占比稍高,常會以「潤色防曬」的形式存在,好減少泛白;相比之下,氧化鋅的透明度高,不論是否為潤色配方,都能在肌膚上呈現較自然融合的效果。

 

氧化鋅 vs. 二氧化鈦,哪個是抗UVA好手?

二氧化鈦只能對抗短波的 UVA-2,對長波 UVA 以及高能量可見光(藍光)幾乎沒有防護力,而 UVA 長波和藍光是促使提早老化、長班的元兇,擋不了這段波長自然對預防紋路、斑加劇束手無策。

相反地,氧化鋅能從 UVB、短波 UVA、長波 UVA 一直到高能量可見光 (藍光) 都有優異的保護力。尤其當濃度夠高 (20 % ~ 25 %) 時,氧化鋅能提供真正的寬頻保護,這是二氧化鈦無法做到的。事實上,非奈米氧化鋅也是目前市面上「最寬頻」的防曬成分。 

 

氧化鋅 vs. 二氧化鈦,哪個更能對抗UVB?

二氧化鈦在對抗較短波長的 UVB 方面 (亦即曬傷指標,非曬黑),確實比氧化鋅優異。對 UVB 的防護力通常以 SPF 來顯示,一般認為,每 1 %的二氧化鈦可提供 2.6 個 SPF 點;相比之下,每 1 % 的氧化鋅只能提供 1.4 個 SPF 點。這也可以佐證為什麼純氧化鋅防曬的 SPF 通常不會「超高」,因為即使含有最高濃度 25 % 的氧化鋅,SPF 通常也只能到 30。

不過別忘了,UVA 才是讓肌膚長斑、生細紋、薄皮等光老化的元兇,高 SPF 不見得對肌膚好,反而可能增加刺激性與致痘風險。

此外,如果物理性防曬的 SPF 要達到 50 以上,通常會在氧化鋅之外再加入二氧化鈦,但這樣就增加了泛白程度。更重要的是,高 SPF 也可能是「假象」。很多產品會加入積雪草等能減少泛紅的成分,泛紅是肌膚曬傷的自然反應,肌膚不容易泛紅,檢測時就可能被判定有較高 SPF,但這樣等於是遊走「灰色地帶」,對防曬力一點幫助都沒有。

 

氧化鋅 vs. 二氧化鈦,哪個對肌膚更好?

純氧化鋅不只能防曬,還能抗發炎、紓緩敏感,是所有防曬成分中唯一具有保養功效的奇葩。氧化鋅原本就應用於治療皮膚炎與尿布疹的常見成分,因此十分適合敏弱肌、痘肌、與孩童防曬。氧化鋅是以「反射」的方式來對抗 UVA、UVB,因此除非整日直接曝曬在陽光下,否則並不需要補擦。

而二氧化鈦與化學性防曬相同,是以「吸收」的方式來對抗 UVB,因此假使不補擦,經過一段時間後,作用力會減弱並產生自由基,產生的自由基甚至比沒擦防曬還來得多,很可能越擦越老、痘疤或斑等色素沉澱越明顯。

此外,科學家也證實,防曬成分有可能被皮膚吸收。氧化鋅可分解為鋅離子,就算進入體內,還是能被人體充分利用;而二氧化鈦不會自行分解,假使穿透肌膚進入血液,反而無從得知究竟殘留到哪兒。

 

物理性防曬怎麼選?一次總結

二氧化鈦和氧化鋅各有優劣。二氧化鈦在對抗 UVB (曬傷) 方面表現出色,但會帶來較明顯的泛白感。氧化鋅則能提供更全面的 UVB 和 UVA 保護,且較不容易泛白。雖然兩者也能混用,但將保護力、泛白程度、安全性等綜合考量,「純氧化鋅」無疑是更出色的選擇。

要注意的是,同樣是「純氧化鋅」,奈米氧化鋅較容易產生光催化反應,更可能在接觸紫外線後分解而產生自由基。坊間多數業者將奈米氧化鋅分子塗覆其他化學成分,以減少自由基的形成,但塗覆的化學物質反而可能再增加其他風險。

因此,防曬成分請認準「非奈米、未塗覆的純氧化鋅」,不但穩定安全,也能提供最佳防護力,這也是挑選防曬品的核心標準,日復一日,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傷害,保持最佳狀態。

★ 純氧化鋅防曬天然精選 → 『防曬專區

News & Upd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