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t 164500 1280

近幾年,隨著食安風暴接連不斷,越來越多人開始轉往「天然」之路。除了飲食外,日常及保養品的天然概念也漸趨流行,使得標榜旗下產品天然的廠商年年增多。然而,標榜天然是否能與我們認知中的天然劃上等號?就讓姬菈帶您破解迷思!

「標榜天然」的背後詐術

因應流行,而改變宣傳、行銷話術是各行各業行之有年的作法。而當天然概念創造了市場,商人們自然會重新包裝,將產品送到架上。但在內容物不變的情況下,標榜天然如何可行?其實坊間多數標榜天然的產品,皆是指「來源天然」。舉例來說,常見的「從植物萃取」一說即是所謂來源天然。對於一般消費者來說,看到「天然」、「有機」又是「從植物萃取」,即不疑有他地從架上取下、帶去結帳。

可是究竟何謂來源天然?字面上來說,即是指:從天然來源獲得的東西。而隱藏在其後的,則是無數次的化學加工。這意味若今日某個成分是由天然植物取得,再經多次化學加工,縱使最後得到的化合成分與原始植物有截然不同的化學式及相去甚遠的特性,它依舊能稱為「來源天然」的成分。舉例來說,cocamidopropyl hydroxysultaine 即是常見來源天然的介面活性劑,雖取自椰子無誤,但後經數種化學原料經化合加工而成。雖然它依舊是相對安全的成分,但已全然與「天然」無關,僅是另一個化合成分,且有使肌膚乾燥及敏感的疑慮。

無法可管的行銷標語

即使「來源天然」與我們認知中的「天然」有著天壤之別,卻沒有任何相關法律能夠控管這種行銷標語。由於標榜「來源天然」並不算不實言論 ─ 成分確實是由天然來源取得,只是未說明經過何種加工 ─ 故即便政府設有專門清查廣告不實的部門,仍無法可管,僅能放任這種行銷術語,並由消費者自行判斷。同時,廠商即能藉由這些加工後的成分所帶來的效果,宣稱:自己的「天然」產品功效比其他天然產品好。

若選擇合成之非天然成分,不一定是罪惡淵藪

並非所有人工合成之成分皆不安心,確實存在安全且效果佳的化合成分,因此若「選擇」用合成成分也非世界末日,真正的問題在於:品牌商不該以「標榜天然」的作法來洗腦消費者,使消費者有因為天然,所以較安全的錯覺,而忽略了去關心全成分表上的細節。更別說,某些來源天然的成分,在其化合加工過程中,其實有著汙染物殘留、化學性質改變等疑慮,但卻因「天然」二字而被掩蓋。

以下為常見品牌商稱為天然之化合成分:coco betaine, polysorbate 20, cetyl alchohol, Sodium Hydroxypropylsulfonate Lauryl Glucoside Crosspolymer, Sodium Methyl Cocoyl Taurate, Sodium Coco-Glucoside Tartrate, Disodium Sulfosuccinate, Cyclomethiconal, Polyglyceryl-3 Palmitate

而有些成分則可從它們看起來就很化學的名字中,推測其是否為化合或不安全的成分。舉例來說:常用作起泡劑的 DEA、cocamide DEA及lauramide DEA、作為化合防腐劑的 BHA (butylated hydroxyanisole)及BHT (butylated hydroxytoluene) 和 DMDM HYDANTOIN, DIAZOLIDINYL UREA, IMIDAZOLIDINYL UREA, METHENAMINE, or QUARTERNIUM-15 等等會釋放甲醛的防腐劑皆屬其中。除此之外,因香氛也是產品中常見的潛在有毒化合物,故也需注意產品使用的香氛的安全性。 (更多香氛知識,詳見《「香氛致敏」無解? 低過敏性還不夠》)

裸天然才是真天然

但難道市面上就沒有真正天然的產品了嗎?其實仍有一些品牌努力堅持著盡可能「真天然」的理念,致力於生產安心、有效的產品。如:Josh Rosebrook 旗下產品就以草本植萃原始「裸成分」製成,不經化合加工,保留植物中珍貴的活性成分。即使真正純天然,依舊無損其驚人功效與奢華之感。

認明全成分才能真正安心

總歸來說,正如上所述,化合成分並非原罪,來源天然也非絕對安全,因此選購美妝產品時,最好的作法應是「認明全成分」。學會分辨哪些成分具有安全疑慮、哪些成分易有汙染殘留,又哪些成分不僅安心同時有效,才可能買到最適合自己的產品。若一味相信各種行銷術語,反而可能使自己陷於難解的文字遊戲中。而姬菈原生正是以全成分安心為至上依歸(詳見《關於我們》),希望能蒐羅世界各國小批量手製的療癒品牌提供給消費者!

News & Updates